桂花巷
作曲:陳揚 作詞:吳念真 編曲:陳揚 演唱:潘越雲
電影:桂花巷 導演:陳坤厚
想我一生的運命 親像風吹打斷線 隨風浮沈沒依偎 這山飄浪過彼山
一旦落土低頭看 只存枝骨身已爛 啊..... 只存枝骨身已爛
花朵較壞嘛開一次 偏偏春風等袂來 只要根頭還原在 不怕枝葉受風颱
誰知花 等人採 已經霜降日落西 啊..... 已經霜降日落西
風吹身驅桂花命 若來想起心就痛 恩怨如煙皆當散 禍福當作天註定
往事何必越頭看 把他當作夢一般 啊..... 把他當作夢一般
我的藏書算不少。
大部份都是小說類的,加總起來至少也有四五千本吧!
所以在寫情難枕系列的時候,多少是有點依著我的生活習慣去寫的。
其中有一種,勉強要歸類的話,算是文學名著,但又沒有文學名著那麼沉重的壓力在身上,比如今天我想介紹的這本【桂花巷】。
這本書的作者是蕭麗紅,我第一次讀她的書是另一本作品【千江有水千江月】,不過當時年紀小,不能明白書中那淡若流水的情牽,亦不能領略為何男女主角最後會無疾而終,那本書在我記憶中劃過淡淺的刻痕,最後反而是【桂花巷】這本書讓我久久便要牽念一次。
第一次知道這個名字是 潘越雲 小姐搭配改編的電影演唱的主題曲,當時雖然知道有這部電影,但是沒有去看,真正聽的時候也已離電影播出好幾年了,只是聽這首歌的時候,覺得別有一種,像是歷經風雨過後的平淡那樣的心情,莫明的有一股淡淡的惆悵湧上心頭。
這是在講一個斷掌女人的一生的故事。
高剔紅的手白嫩細緻,每個人都說她的手什麼事都做卻依然如此柔嫩無骨,光滑無瑕,未來必定好命,然而也是每個人都不肯說出這些讚美的話語之後的那個『但是』兩個字。
在她的手心,那條如同刀劃般的在她掌心切割出了斷掌的手紋。
電影名字的副名寫著高剔紅和她的四個男人,其實我覺得應該是五個才對。
第一個是從十歲父母相繼過世之後,相依唯命的弟弟剔江,卻偏偏在十三歲的時候因為跟著出海捕魚遇到海難淹死。
第二個是眼裡心裡都有了默契,同村中的捕魚兒郎秦江海,她曾經以為只要夫妻同心,就算當下環境困苦也總有出頭的一天,然而弟弟的死讓她看清了捕魚的危險與無奈,讓她崩潰的是,讓弟弟死亡的海難中,秦江海居然是這場唯一倖存的人,於是她選擇捨棄這個曾經以為會共渡一生的男人。
第三個是辛瑞雨,也是後來剔紅選擇嫁的人,城裡大富人家的獨子,而剔紅也著實過了一年多的幸福時光,『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這是瑞雨帶著她一字一字認的對聯,本是兩人恩愛的見證,卻因為在她生下獨子惠池之後不久,瑞雨的藥石罔效,便整個收起,收起的又何只是一副對聯,還有她的青春,她的愛情,她的顏色。
第四個是楊春樹,這是一個短暫出現在她生命中,卻造成她一生莫大污點的男人,但這個污點卻是因為她的大伯因為怕她守寡不安份,設計她抽鴉片,因此到她跟前的『捲煙人』,因為守寡多年,也因為長的像那個曾經想要一生一世的男人,於是她犯了錯,更沒想到因此而懷了孕。
本以為最後終將瞞不住,解救她的竟是她生命中的第五個男人,也是與她唯一血脈相連的兒子惠池。
這個事母至孝的兒子,帶著母親到日本生下孩子,安排把這個不該有的妹妹送給一對渴望孩子的夫妻。
這個難關過了之後,剔紅的日子便如流水一般平淡且悠長了起來,或者更多的是,在連自己都騙的與命運搏鬥多年之後,剔紅終於在日本的一家中藥店裡為自己的一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批注,獨活。
是的,她只能獨活,失去父母、失去弟弟、失去丈夫,失去父母跟弟弟後,潛意識裡她大概是害怕失去真心喜愛的秦江海,所以寧可嫁給前來說媒的瑞雨,失去丈夫後,她更害怕失去兒子,所以在惠池很小的時候便同意大伯送他去日本念書,終於畢了業了,也讓孩子在上海、日本等外地工作生活,而不留在身邊。
而她,便守在桂花巷中,等待子孫如不同批的候鳥一般,蜻蜓點水的來又轉瞬間離開。
我看過了 陸小芬 小姐演的桂花巷,也大致看過了電視版的,由 葉全真 小姐演的版本,怎麼說呢,電影版的,因為要把故事濃縮在兩小時裡,所以有很多書中的橋段都省略了,來不及蘊釀出書裡的張力,相反的電視版的,可能為了湊集數,添加了很多劇情,反而失了真。
這兩個版本對照小說,我覺得一個是不及,一個則是太過了。
真要我選,我會選擇電影版的,除 卻陸 小姐的身形比較高大,她的眼神,她的演技,都讓我感覺到了剔紅的存在,莫怪她會以這部電影封后了。
不過這本書對於不熟悉閩南文化及閩南語的人來說,讀起來可能有些吃力,在書中使用了很多閩語的俚語,很多台式的典故,很多古式的迷信,就連對話也都帶著濃濃的閩味。
未嫁前住的巷子,跟出嫁後住的巷子,湊巧都叫桂花巷,所不同的是,在娘家,她住在桂花巷最不起眼的角落,而辛家則在另一條桂花巷中最顯眼的地段,這是一種身份位階的變化,可是安穩舒適的生活,並不能換來父母與弟弟的重生,有一回下雨了,丫環們急著關窗怕她淋濕,只有她乍然明白,其實她也不過是來辛家躲一場名叫【人生】的大雨,也不過,是個客人,客居在此,孑然一身……
男人斷掌有官做,女人斷掌守空房。
這整本書都在繞著這兩句話,剔紅十八歲守寡,可是卻一手拉拔了娘舅一家,在她的意願跟惠池的孝順之下,不只辛家昌望,娘舅高家也在她的提拔下脫離了貧窮的命運,成了地方的富紳。
也是,整本書其實都在給讀著一種暗示,身為貧窮人家的女兒,父母早亡,其實不識字的剔紅自有一番計算的本領,十歲母親去世,她一夜長大,懂得在床下放個水缸,丟一把綠豆便能自己長成豆芽,懂得在弟弟的朋友離開後才料理鰻魚,免得如此補品教人分了去。
嫁進辛家,看了兩眼的剔紅便明白就是讓她管起這個家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只不過辛家上頭自有人出頭,於是她便安心的做少奶奶讓人服侍,但是只要有人踩了她的線,她也能毫不手軟卻又讓人拿不著錯處的去對付。
比如兩個在她背後嚼舌根的丫環,明明是藉機把她們送去受苦的,卻口口聲聲說是因為她們能幹貼心才忍痛割愛的,又比如惠池的第一任妻子。
其實惠池的第一任妻子很賢慧,只可惜不得剔紅的緣。
年紀輕輕就失去丈夫,再加上只有一個兒子,剔紅難免有著寡母心態。
女方沈碧樓娘家與辛家並稱四大富戶,在當時要像惠池這樣去日本唸書又唸得極好的少之又少,於是沈家便主動上門提親,這讓當時已是辛家主奶的剔紅感覺到被冒犯了,沈家在財富與聲望上的確與辛家可堪比擬,放眼望去也是一門好親事,只是剔紅覺得惠池是這樣一個好兒子,感覺上好像是被逼婚了。
她心裡不願卻又找不到理由拒絕,再加上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傳宗接代,於是只好把在日本念書的惠池叫回來成親再讓他回日本繼續學業。
碧樓身上的一切跟剔紅是一個明顯的對照組,從父親到辛家說親開始,碧樓自幼受教育,碧樓自幼有人伺候,碧樓帶著萬千嫁粧進門,碧樓帶著丫環陪嫁,一切都與剔紅相反,她不識字、父母早亡,就連弟弟也未成年便死去,自小家裡大小事一把抓,兩手空空孑然一身的嫁進了辛家,當碧樓與惠池新婚燕爾時,彰顯了她只有不到兩年的幸福光景。
一個自小養在深閨,受盡父母寵愛的十九歲的新婦,是很不懂得人情事故的,父母教她要孝順這個婆婆,可是怎麼孝順必定沒法說得明白,尤其這個婆婆從小就嘗盡人情冷暖,是在現實中打滾出來的人精,再加上在先天上就對她充滿敵意的時候,做是錯,不做,當然也是錯。
當年她用了很多相命學上或者是傳統習俗上的說法,來為自己排斥碧樓尋找支持的證明,可是實質上這個十九歲的女孩也還在懵懵懂懂中就成了人家的妻子,在生命的最後其實捫心自問,剔紅明白是自己苛責了這個嫁進門兩個月就與丈夫分隔兩地的媳婦。
婆媳過招的這一段,電影沒演出來,我覺得很可惜,因為在那個時候的剔紅,歷經了無數悲歡離合,她的狠絕、她的委屈、她的辛酸,或者放在她心裡啃蝕著讓她疼痛卻不能說的一切,都藉著她以一種冷漠的態度,對碧樓步步相逼卻不肯縱放的言語與行動中表現出來。
如同當年她在把嚼舌根的婢女送出門後所說的,送走了,就算是給人虐死,又怎比得讓她在跟前,一步一步凌遲來得痛快愜意,對碧樓,她還真是逼到讓惠池從日本學成歸來休妻為止。
剔紅是很愛恨分明的人,當年父母早亡,舅父一家在自己生活也不好過的情形下沒斷過接濟她姐弟,她拉拔舅父家的表弟妹,讓他們開店鋪,讓他們讀書,讓他們脫離靠海維生的日子,那跟在她身邊死活不肯嫁,就連她懷了別人的孩子都想法子替她遮演的忠心女婢【給印】,她把她當姐妹般的選擇一個殷實的對象嫁出去,就連男方的聘禮都轉送給【給印】當嫁粧,買東西也必定有這丫環一份。
這一部份又寫出了剔紅【點滴之恩,湧泉以報】的厚道。
這是一個很精明能幹的女人,也是一個在那個時代,以自身撐起兩邊家族的女人,是一個勇敢與命運搏鬥的女人,也是一個認命妥協的女人,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台灣傳統女人的每一種特性與優缺點,也或許是因為我自小生長在一個閩南語環境中,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隔閡不大,很容易便可以在身邊的女性身上看見一部份的剔紅,可以在剔紅身上找到身邊女性的影子。
這本書裡很大部份都是在寫女性對女性的互動,不管是母女也好,主僕也好,寫得很台式,也寫得很生動,有時我會想,換作是在現代,剔紅也許可以活得不那麼孤絕寂寞,只能說只有那樣的時代環境,才能有那樣的女子吧!
書架上的書,我總久久要整理一次,久久要翻看一次,前陣子回娘家,看見書架上的這本書,忍不住就拿來從頭再看一次,也許是因為小妹要出嫁,所以感觸加深,便有了介紹這本書的念頭。
後來有一天下午剛好看了電視版的【桂花巷】,我明白劇情改編或增加是為著要拉高收視率及增加集數,可是就是覺得添得太多了,反而沒有書裡的那種氣氛,也沒有那種時代的感覺,不禁懷念起電影版的【桂花巷】,於是回家以後馬上上網把這部片找出來看了一遍。可惜只找到國語配音版的,有些失了味道,不過 陸 小姐的演技真的很棒,有一幕她緩緩轉頭冷冷凝視的表情,還真的是不怒而威。
這本好書介紹,大多是跟據書裡的劇情,電影版或者電視版都有所改編,所以只看電影或電視的客倌可能會覺得有點差距。
這次的歌曲自然要選 潘越雲 小姐演唱的桂花巷,MV裡便是電影中的最後一幕,剔紅在老年時回到家鄉,在她心裡最渴望的其實是能與當年的初戀秦江海再見上一面,也許她是想要證實兩個人的分開才是最好的抉擇,電影在這段很忠於原著,兩個人就這麼錯身而過,表現出了一回首已是百年身的意境……
留言列表